郑华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387140.html

妇女产后,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等症状,称为产后身痛,,或称产后关节痛,并称产后痛风。尤其是脚后跟痛是很多产妇都出现的问题,本病类似于西医学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

产后身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产后血虚,,经脉失养;或产后卫阳不固,,外邪乘虚袭于经络而致。其特点以虚多见,临床辨证虽分血虚、外感和肾虚3三种类型,,但以血虚为主,虽夹外感兼肾虚,仍以扶正养血为主,,适当佐以散寒或除湿通络之品,,切不可重伤阴血。

一、血虚型

主症:遍身关节疼痛,肢体酸楚、麻木头晕,心悸,舌淡红,少苔,脉细无力。

辨证分析:产后血虚,筋脉失养,则遍身关节酸楚、麻木;血虚不能上荣,则头晕;心失所养,则心悸;舌淡红少苔,脉细无力,均为血虚之象。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黄芪、党参、当归各15克,桂枝、白芍药、鸡血藤各12克,生姜25克,大枣4个,秦艽6克。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喂奶期间不要服用,可以吃中成药)本方中当归、白芍药、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黄芪、党参益气以助血运行;秦艽祛风;桂枝温经通络;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全方共奏养血益气、温经通络之效。

中成药:当归补血颗粒、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丸、人参归脾丸选一个加桂枝颗粒,或用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

二、外感型

主症: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疼痛剧烈,宛如锥刺,或肢体肿胀,麻木重着,步履艰难,得热则舒,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辨证分析:《普济方》中曰:“夫中风筋脉挛急者,由产后气血不足,脏腑俱虚,日月未满而起早劳役,动伤脏腑,虚损未复,为风邪冷气初客于肌肤经络,则令人顽痹不仁,羸乏少气,风气入于筋脉,挟寒则挛急也。”产后体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留滞经络,气血受阻,不通则痛,故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风邪偏胜则痛无定处;寒邪独盛则疼痛剧烈,宛如锥刺;湿邪偏盛,其性重浊留滞,影响气血运行,则见肢体肿胀,麻木重着;血得热则行,故得热则舒;舌淡,苔薄白,脉细缓均为血虚之象。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味

(独活、黄芪各15克,秦艽、防风、怀牛膝、肉桂各9克,细辛3克,当归、杜仲、人参、茯苓、桑寄生、川芎、白芍药各12克,熟地黄20克,炙甘草6克。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喂奶期间不要服用,可以吃中成药)本方中四物汤养血和血;人参、茯苓、黄芪、甘草益气扶脾;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祛风除湿;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细辛搜风散寒;肉桂温经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之功。

若风胜加羌活;寒邪重加草乌头6克;湿邪偏重加薏苡仁15克,木瓜6克除湿通络;腹痛加红花、益母草各9克活血化瘀止痛。

中成药:独活寄生丸、或九味羌活丸(颗粒)、午时茶颗粒加八珍丸

三、肾虚型

主症:产后腰脊酸痛,腿脚无力,或足跟痛,舌淡红,苔薄,脉沉细。

辨证分析:素体肾气亏损,因产后精血俱虚,胞脉失养,则腰脊酸痛,腿脚无力;足跟是足三阴经脉所过之处,故肾虚则足跟痛;舌淡红,脉沉细,均为肾虚之象。

方药:养荣壮肾汤加熟地黄。

(当归、川芎、独活、肉桂、杜仲、川续断、桑寄生各12克,防风10克,生姜5片。煎服,水开煮药45到60分钟,或分两次煮,第一次水开30分钟,第二次水开20分钟,两次合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药。)本方中川芎、当归养血活血;生姜、肉桂温经散寒;防风、独活祛风胜湿;杜仲、川续断、桑寄生补肾强腰壮筋骨;加熟地黄滋肾填精补血。全方共奏补肾养血、强腰壮筋骨之功效。

中成药:手脚心发热者用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加八珍丸,手脚心出虚汗时用麦味地黄丸加八珍丸,怕冷,手脚冰凉时用右归丸加八珍丸

外治法:泡脚

羌活、独活、防风、艾叶各30克、乳香、没药各20克,透骨草、伸筋草、路路通各60克,红花40克、

本方泡足跟痛。其中羌活、独活、防风、艾叶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路路通通达经脉,乳香、没药、红花活血化瘀,透骨草、舒筋草、路路通舒筋活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lutonga.com/lltsltx/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