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明日寒露,养生正当时
寒露气候从凉爽到寒冷过渡的节气。夜晚,仰望星空,我们可以隐约感觉到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寒露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节气。 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冷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寒露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意味着深秋已到,此时气温更低,气候从凉爽逐渐转寒,早晚温差更为明显,热冷交替,人体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秋意熟透,你那里冷吗?在这个节气里,我们应该该如何养生?衣“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是一条很好养身之道。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凉意甚浓要多穿些衣服。 食饮食养生方面,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等食品。 住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房劳伤肾。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促进身体健康。 行秋天虽没有春天那样春光明媚,生机勃勃,但秋高气爽遍地金黄另有一番动人景象。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 寒露饮食养生5个关键词1滋阴餐,润肺燥从寒露时节起算真正入秋了,外界气候中“燥气”大盛,我们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物。比如一餐中主食可以加一些糯米、芝麻、乳制品,蔬菜多以萝卜、莲藕、番茄为主,肉食可以选择鸭肉,养生汤则可选择白菜蜜枣煲猪肺、淮山北芪煲瘦肉等,外加雪梨、银耳、百合、蜂蜜制作的甜品,这样一餐就有很好的滋补肺脏的效果。2少吃点苦,多点甜蜜寒露开始,饮食要遵循减苦增甘的原则。 胡萝卜对于缓解秋季眼睛干燥和皮肤瘙痒大有好处;红枣也是这个时候时令养生佳品,放入炒锅,炒至微黑,健脾作用更强,若加入大麦茶泡水喝,对脾胃不好,消化不良的人大有助益。 3温热食物最相宜天气越来越凉,要多吃温热的食物。 一碗热热的五谷粥是早餐的最佳选择,唤醒你的消化系统,让你一整天都精神饱满。 4寒露专属神药——“核桃仁、柿子”核桃仁有温肺的效果,每天食用一把核桃仁可以预防咳嗽,如果再吃一片生姜效果更好;秋天的柿子能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滋阴健肾。5两个“萝卜”包你身体顺畅!白萝卜可顺肺益气,解决腹胀、便秘的烦恼,在寒露节气前后喝碗白萝卜汤,对于适应节气的变化非常有益;胡萝卜是小人参,不仅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提高免疫力,其中还有很丰富的果胶,对缓解秋季的眼睛酸胀、皮肤瘙痒有很大的好处。老年人注意了:把胡萝卜切成丝或削成小片,倒一点油,在锅里煎一煎、炖一炖,吃软烂的胡萝卜,对老人身体是极好的。最后再提醒大家,明日寒露后,想要入冬不生病!切记三点! 1、登高,聚阳气 中医养生讲究秋天收敛阳气,潜藏于体内,这样到了冬天可以抵御寒气。秋天外界的阳气已经衰弱了,但高山上则不同。古人认为,“山为阳泽为阴,高为阳低为阴”,高山上是极阳重合的地方,所以秋天登高可以聚敛阳气。以现代西医角度看来,登高还可以增加肺活量,预防冬天的感冒。2、盘腿平坐每天早晨上班前,在家盘腿平坐,双手臂举过头,掌心向上,深呼吸,叩齿、耸肩、咽津,各做5~10次,可预防颈椎痛、腰痛、痔疮、鼻炎、头痛和腹泻。3、秋补先顺气寒露前后三天,最好喝一种顺气安中的汤,此汤是开路工兵,专治气滞。这个汤制作起来也非常简单,香附米20克、紫苏30克、路路通9克,再加上荷叶梗30克,藕节10克,白萝卜带根2个,煮成汤,喝汤吃萝卜。本文综合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lutonga.com/lltxgls/6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日寒露,当穿短袖的和穿夹克的在街头相遇
- 下一篇文章: 螃蟹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