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命名大多都有规律可循,一般是根据药物的形态、气味、颜色、功用、产地、药用部分、采收季节等诸方面的特征,单独或综合起来命名的。也有很多中草药是源于古老传说、典故。我们经常找中医开药方,开出的药方会有很多不认识的,甚至是很奇特的药名,也不了解是什么药效,有些中草药的名字充满诗意,有些名字听起来似乎不符合常理,其实每一种中草药名都有着自己的规律、说法。那么今天就让我带您解读传奇诗意的中草药药名世界吧。

1.独活

这是啥子药?独自活着?是形容词还是名词?

其实独活是一种草的名字,而为何叫这么乖僻的名字,有人说它:一茎之上,得风不摇曳,无风偏自动,露出渗透到骨子里的杠头嘴脸,祖宗们便油然生出一般绵绵不绝的爱意,欣欣然将其定名为“独活”。那意思明摆着,只配它自个活着。从这么个解释看起来,独活作为一种卑微的草,是真正的超凡脱俗,特立独行的主儿了。得风不摇曳,无风偏自动.处身自然界,而不受自然事物所左右和摆布,甚至执意反其道而行之.独活作为草,为何能修到此等境界?

独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陶弘景称独活“一茎之上,不为风摇”,故名。本品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独活有祛风湿和止痛的功效,为治疗风湿痛的要药,适宜于下半身的风湿痛。

2.王不留行

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以善于行血知名,所以叫“王不留行”。在妇科,王不留行是发乳的良药。王不留行是一味中草药,通常还被人们称为不留行、王不流行、剪金花、金剪刀花、金盏银台、麦蓝子、禁宫花。

3.神曲

听到这个名字,你的第一印象是一首神歌还是一本书呢?别逗了,歌曲可以疗心伤,却治不了病。此曲即发酵的曲剂,神即说明此曲剂的神奇药力。“神曲”是汉代名医刘义研制出的一种医治消化不良的名药。通过麦粉、麸皮和多种药物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关于神曲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呢。神曲的问世之初,是受到了野生动物自疗行为的启示。一段时间,刘义发现自家鸡窝里的鸡蛋经常丢失,便留心观察,发现是一条火练蛇所为。于是,他决定惩罚一下这条蛇。他用石灰裹着石子做了几枚假蛋,又在假蛋外面涂上一层鸡蛋清,放在鸡窝里面,然后便守候在一旁。不久,他看到那条蛇爬进鸡窝里,将那几枚假蛋吞下了。不多一会儿,那蛇在地上痛苦挣扎起来,然后它忍着痛苦爬进草丛里,拼命地吞食一种毛绒绒的小草。不多时,蛇排出了一堆粪便,然后无事地爬走了。刘义想,这种草一定能治消化不良。于是,他以这种草为主药,研制出治疗消化不良的名药“神曲”。

4.骨碎补

这又是什么东东呢?骨?碎?补???快来涨知识啦!

相传,唐明皇李隆基一次上山围猎,突然从草丛中窜出一只凶猛的金钱豹,吓得皇帝最宠爱的一位妃子从马上摔了下来,右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血流如注。恰逢御医不在身旁,皇帝急得手忙脚乱。

此时,一名卫士从岩上采来一种草药,把骨折处固定后,将草药捣烂敷在伤口上,很快伤处便血止痛减。时过不久,断骨再续,伤口完整如初。唐明皇龙颜大悦,即问卫士此药叫什么草,卫士说,只知其药用,不知其名字,唐明皇即赐这种草药名为“骨碎补”。而据《本草纲目》证实,确有此事,写有“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名此名”。

5.路路通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想,这路路通所要表达的意境估计也是如此吧。

据《纲目拾遗》记载:“枫果去外刺皮,内圆如蜂窝,即条条大路通罗马,故名路路通”。辟瘴却瘟,明目除湿,舒筋络拘挛,周身痹痛,手脚及腰痛,焚之嗅其烟气皆愈。其性大能通行十二经穴,故《救生苦海》治水肿胀用之,以其能搜逐伏水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要求
丝白软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lutonga.com/lltrybw/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