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枢脉度到医林改错对抗帕金森
嗅觉减退可发生于病程的各个阶段,往往不被患者所发现。临床表现为嗅觉减退及丧失,幻嗅及嗅觉倒错。中医认为,本病属“鼻聋”“不闻香臭”的范畴。肺主气,司呼吸,开窍在鼻,嗅觉异常,大多源于肺窍不利。 《灵枢·脉度》云:“肺气通于鼻,肺和鼻能知臭香矣。”肺窍不利的原因无外乎虚实两端,一是帕金森病患者素体气血不足,脏腑失于濡养,肺窍不利,清气通过肺窍进入体内,人体感知出现异常,故而自觉闻及异味;二是外感六淫之邪及体内痰饮水湿之邪入侵鼻窍,邪气阻滞,使肺窍不通,可出现嗅觉减退或嗅觉异常。 此外,心对嗅觉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素问·五脏别论》云“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难经》云“心主嗅,故令鼻知香臭也”。心神与肺气相合,人才会产生嗅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神明,帕金森病时脏腑虚衰,心失所养,或外邪蒙蔽心神,影响神志,也可出现嗅觉异常。因此,鼻的嗅觉功能正常与否,与心肺两脏的功能尤为重要,故治疗嗅觉减退应从心肺入手,临床常用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加减。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适用于气虚血瘀型帕金森病合并嗅觉减退的患者。方中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一则益气祛邪,二则气率血行,行气祛瘀;当归活血通络而不伤血,川芎、赤芍、桃仁协同当归既能活血祛瘀,又能引气入血,气血相融,气率血行,瘀血去新血生;地龙通筋活络;随证加粉葛、荷叶以升清阳;紫苏叶、前胡、蔓荆子宣发肺气,肺气宣肃有条则鼻窍通利;桑白皮、丹皮清肺泻热。全方内外兼施,共奏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之效,有效改善嗅觉减退。 通窍活血汤,亦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具有活血化瘀、行气通窍之效,适用于瘀血阻络型帕金森病合并嗅觉减退的患者。方中桃仁、红花散瘀之力强,其药力可循肺经上行头面,直达鼻窍,使得鼻窍血脉畅通,正如《本草备要》云“通,行血润燥。辛苦甘温,入肺经而破瘀血。活血,瘀行则血活”;赤芍、川芎活血之力著,血行通畅则瘀滞除。其上四味药活血化瘀、通经利窍之力使嗅觉得复。 随证加苍耳子,其入肺经,气味甘温,禀阳明燥金之气,燥能胜湿,金可制风,其药力循肺经可顶门连脑,既可疏通鼻窍,又可制约外邪,防其反复侵袭鼻部;白芷味辛气温,其气味俱轻,轻可上达鼻窍,通窍散风。 李时珍谓:“肺开窍于鼻,阳明胃脉环鼻。脑为元神之府,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辛夷走气而人肺,又可上行入胃经,胃中清阳上行头脑,则鼻腔清利;此方通窍之力强劲,临证配石菖蒲和路路通两味豁痰开窍之药,大大缓解了嗅觉减退症状,其清轻宣泄、化浊通窍,使得通鼻窍、散瘀滞的功效得到进一步发挥。全方共奏行气活血、化瘀通窍之功,气血行则瘀滞散,瘀滞散则鼻窍通,故诸症皆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lutonga.com/lltrybw/10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些适合百搭的翡翠吊坠,你知道几种子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