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是年夜饭的必上菜肴,在民间称为杂烩,在扬州也被称为盆菜。用鱼圆、肉圆、蛋饺、菜心、肉皮等烧制而成,讲究一点还会配上鱼肚、海参之类。年,我在离外婆家附近的幼儿园上学。虽然已不太记得清那时候年夜饭桌上有什么,但春节前村庄一定有人家杀猪。幼儿园外面有一条小河,河里是外婆和十户邻居一起养的鱼。到了春节前,外婆家的厨房篮子里总是有几条喜人的大鲢鱼,只是我没有吃过鱼肉的记忆,倒是三五岁时跟着家里人喝过香槟,在餐桌上见过如今价格不菲的茅台,还有舅舅们外地出差带回的兔肉。“全家福”在扬州也被称为盆菜关于没有吃过鱼肉的记忆,我专门问过我妈:“小时候外婆家的那些大鱼都是怎么吃掉的?”我妈一声叹息:“那时候哪里舍得自己吃?大鱼都被你外婆拿到集市上卖了。”清炒豌豆苗选自鲜城我的出生地——江苏省邗江县(现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是全国出名的牙刷之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的人们通过手工和半机械化摇臂的机器生产牙刷而出名。作为一个三面环水的小镇,当时有惟一的一条公交绿皮线路向北出城。两个舅舅都是18岁开始创业的,他们出差去找招待所接单,发货时用自行车载着我外婆和货,路上太颠簸,大舅着急送货一路猛蹬自行车,一回头发现外婆和货早就从车上掉下来了。春卷外婆说,家里的确年年有鱼,非常喜人,但也是因为人口多舍不得自己吃,有了收获就拿到鱼市上卖钱,给舅舅们创业囤些资本,回头再买些肉、蛋之类的年货。不过,扬州人的餐桌上也一定是有鱼的,大年三十晚上的红烧鱼是不吃的,因为寓意“年年有余”,所以鱼必须要到正月初一以后动筷子,这大概也是我的童年记忆里一直缺鱼的原因之一。扬州人的“年年有余”,鲢鱼是最差的,好一些的准备鳊鱼,条件好的人家准备鳜鱼,这道菜家家户户必不可少。与鱼一起上桌的还有清炒豌豆苗、水芹炒百叶、什香菜、松花蛋、香肠之类。那时候,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作为鱼米之乡,屋前屋后都吃水河,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会配上三两口大小不一的水缸,每到大年三十,为了给水芹保鲜,买来的水芹菜会放在一个小水缸里保鲜,而大水缸里总要飘着几片豌豆苗叶子。水芹在扬州有“路路通”的寓意,炒上百叶,寓意来年百业路路通;豌豆苗在扬州话中读作“安豆苗”,寓意“安安稳稳”;除此之外,扬州还有大年三十吃青菜烧豆腐,寓意清清白白保平安。红烧鱼选自堆糖即便家庭条件再差,以上鱼和蔬菜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必上菜肴中还有全家福。全家福是饭店的雅称,在民间称为杂烩,用鱼圆、肉圆、蛋饺、菜心、肉皮等烧制而成,讲究一点还会配上鱼肚、海参之类,里面的内容全凭自家配置。全家福在扬州也被称为盆菜,本地最著名的萃园桥农贸市场里至今还保留了一家盆菜店,这个店里每天现做鱼圆、肉圆、虾圆、肉皮等全家福的配菜,配成一盆一盆销售,这家店到春节前尤为火爆,甚至被一些老人写进临终遗言内,交代儿女们每年春节前一定要备上这些食材,做一道全家福。年夜饭餐桌上的肉类在当时并不多,如果是为新年杀猪的人家,大多是把肉拿到集市上卖了补贴家用,留些下水来做菜,因此年夜饭餐桌上的常见菜肴还有老葱炒猪肝、凉拌猪肚之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lutonga.com/lltxgpw/11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