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 http://pf.39.net/bdfyy/tslf/

书接上回;讲完肉桂,说桂枝,桂枝与肉桂是同一来源,用的是树的嫩枝,一定注意是嫩枝,具体我们鉴定再说。

归经问题:就是指的药物的作用部位。但这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就像一个人一样,工作,学习在一个地方,这是固定的,但可能会去串门,出差,旅游,看朋友,这又是不固定的。只是性格不一样,有人爱静,可以静静的呆在一个地方,有些就爱动,一有时间就往外跑。这和药是一样的,干姜,淫羊藿就比较爱静,归经就很固定;川芎,附子,路路通就比较爱动,归经就有点杂。还有一种就是像怀牛膝这样的,怀牛膝不出门,但人家人缘好啊,在家里一坐,自己不动,很多人主动去他家串门。其实这就是中药里的引经药。也就是方子里放了某个药,整个方子的作用部位和方向会发生改变。改变药物归经一般两种途径,第一加引经药,像怀牛膝这种;第二,通过炮制,盐入肾,醋入肝这套理论,盐知母,醋柴胡这种。桂枝是爱动里面的更活跃的,就不是喜欢旅个游那么简单了,简直就是上蹿下跳。所以单用桂枝就觉得热气全身在窜。现在较统一的意见认为:它主要的归经部位在心,肺和膀胱经。《药品化义》,《本草求真》认为也可以入肝经,也可以讲的过去。

性味的问题:《神农本草经》只记载了辛,温,这个没有疑问,后世又加了个甘味,也是对的。第一桂枝本身确有补性,第二,桂枝本身的味道也是甜的。所以是辛,甘,温。

功效:桂枝性格火热,爱动,可入血分。这是它的基本特性。分开详细说;

第一个,散寒解肌。散寒好理解,因为本身辛温。主要是解肌!人体从外到里分皮毛,腠理,肌肉,血脉,筋骨。桂枝的作用部位大致在肌肉血脉。有两个经典方,麻黄汤,桂枝汤。麻黄汤针对的是风寒表实,就是敌人到城门还没打进来的时候,麻黄可以到体表,麻黄为先锋,桂枝为后援。这一战,桂枝温经通阳起了主导作用。麻黄无桂枝,发汗作用会减弱很多。‘麻黄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散寒邪.....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本草纲目》。第二个方是桂枝汤,这个时候敌情又有了变化,敌人已经攻进了城门,我方也有大量损耗。桂枝为大将,白芍为军师,一动一静,一阳一阴,相助相制。“唯桂枝辛甘,能解肌表寒风,又通血脉,故合于白芍,由卫之固以达营,使其相和而肌解汗止也”《本草述》。由此可见,桂枝可以用于外感风寒,它作用部位稍靠里,不能称为解表而要称为解肌。本身并没有主动驱邪的意愿,但要找个人和它搭班合作,不然一不留神就跑的没影了。总之外感病桂枝可以用,只限于风寒,要配伍。

第二个,温通经脉,主要用于寒凝血瘀证。桂枝本身没有活血作用,放到活血的方剂里,活血作用会加强;桂枝也不是典型的祛风湿药,放到风湿尤其是夹寒的那种,作用也会明显加强。这就是桂枝的温通作用。桂枝善动本身性温。尤其是动性优势很突出,热量会很快传递全身,起个增温加热的作用。血热了,流速加快了,血瘀就冲走了,寒也被逼走了。就这么个道理。

第三个,化气行水。这个似乎有点抽象,没关系,我们回归本源,从大自然看,下完雨地下很湿,然后大大的太阳出来了,把水化成水蒸气,升到天上,化成云,云遇冷,化成雨,又下到地上,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水循环。人体也有这么个循环。而且还有一个专门负责协调的官员叫膀胱。桂枝的作用就是帮助膀胱把能重复吸收的水蒸腾上去,代表方就是五苓散,教材上说五苓散治下焦蓄水证,其实说它调节三焦水循环更合适。还有一个作用化痰饮,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一般和茯苓配伍,原理是化水,桂枝锅下加柴,把水往上蒸腾,茯苓旁边挖沟往外利。痰饮这类病没有水就是个空壳。这也就形成了一类方,江湖人称苓桂剂。古方认为还可以平冲降逆,其实是因为促进了水或血的循环,矛盾解决了,还打什么架,还搞什么离家出走。五苓散亦可治水逆,也是这个道理。

第四个,温心阳。这个是很确切的,经方里桂枝甘草汤,桂枝加桂汤就是代表。附子也温心阳,但两者是有区别的。附子直接助的是心脏本身之阳,桂枝是通过温通心脉达到温通心阳的目的,因为心主血脉。其实桂枝优势更大。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天很冷,冻成狗,回到屋,抱着火炉烤,很舒服,如果有一碗热热的胡辣汤,一股辣辣的热气贯通全身,那种酣畅淋漓,比烤火炉更舒服。附子就是火炉,桂枝就是那碗胡辣汤。

第五个,疏肝。傅青主,黄元御,陈修园,张锡纯等老先生这个作用都用过,很多人想不通,其实搞懂道理很简单。桂属木肝亦属木,这是同气相求,他们天然就有亲进感。肝气不疏其实有两种,一种是竖的,一种是横的。竖的就是肝气本足,可以肆意嚣张的那种,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就是这类,治法就是柴胡,郁金之属。桂枝是不能用的。肝火上炎的主要矛盾是火热为患,用桂枝就是火上浇油;肝阳上亢是上实下虚,用桂枝会加重气机的上升,也不行。所以张锡纯的代表方镇肝熄风汤不用桂枝,而用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的道理也在这里。另外一种就是横的,肝气不足,生发不够那种。桂枝其性生发,可以助肝生发疏泄,而且桂枝又可补肝。此时桂枝是首选。桂枝苓胶汤,小补肝汤,大补肝汤就是代表。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桂枝的上窜之性怎么处理,黄元御配丹皮制之,张锡纯加龙胆以克之。其实你会发现一个秘密:肝和桂枝的性格好像啊!

总之,纵观历代本草,黄元御先生最得真谛“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荣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湿寒,能止奔豚,而安惊悸。大抵杂证百出,非缘肺胃之逆,则因肝脾之陷,桂枝既宜于逆,又宜于陷,左之右之,无不宜之。”悟透此句,桂枝真谛尽在掌中矣!桂枝作为经方排名前三的扛把子,绝非浪得虚名,稍加管教,定时手中一张王牌。

鉴定:桂枝没有故意造假的,太便宜不够功夫钱。但有优劣之分,课本上讲:以枝条嫩细均匀,色红棕,香气浓者为佳,这句话听起来很好听,真实鉴定中没什么用!桂枝的鉴定主要是三点:

第一,桂枝用的是嫩枝,那么多嫩算嫩?市场上规格很多,有的细如牙签,有的粗如竹筷,到底哪种好?药典也没很具体。张锡纯先生有段很精彩的描述‘古人用桂枝,惟取当年新生嫩枝,折视之内外如一,皮肉不分,若见有皮骨可以辨者去之不用’。这是非常对的。就是说桂枝的皮如果和中间的木心完全分离就不能再作为桂枝使用,最好的是细细的桂枝的前端,也就是经方所说的桂枝尖,越后越差,后面皮是皮,木是木的时候就不能用了。从疗效来说也不一样。用桂枝尖熬出的桂枝汤和差的桂枝熬出来的绝对不是一个味!

第二,就是味道,这是中药鉴定的一张王牌!外观做的再像,味道变不了。有时仅凭味道就能断定真假优劣。桂枝的口尝是先甜后辣,然后就是又辣又甜,越是桂枝尖越明显,差的桂枝只有辛辣味,甜味很淡。

颜色,课本上讲色红棕,市场上都是黑色或者是偏黑的,如果硬找的话,一包里也可以挑出几个来,但绝不是主流。色红棕是肉桂中间的色。

这个还是可以的

其实这种不能再作为桂枝使用了,但市场还是有很多

使用注意:记住了桂枝的性格,就知道了什么情况不能用,第一,热。不缺火的地方或者火已经很盛了,就是不要派它去了,只会煽风点火:桂枝下咽,阳盛立毙,就是这个情况。所有的热证,桂枝都要谨慎。第二,好动,需要静静的美男子的地方,也不要派它去,会搅的你鸡犬不宁!热性皮肤病,血热出血证,热动生风,这类病也要注意!清末名医金慎之开桂枝五分,药房不慎配成了五钱,酿成人命,留下:“时来砒霜救人,运去桂枝丧命”的名句。

炮制:古代曾有蜜炙桂枝的记载,目的是增加补性缓和动性,让它能静会,以桂枝的性格觉得可能吗,后遂放弃。

官桂:古代指的是上好的肉桂,现代指的是枝干的皮。我们理一下:主干的皮是肉桂,嫩枝是桂枝,中间部分就是官桂。其作用和肉桂相似,但弱很多,辛辣味重,甜味少。外皮黑褐色,很薄。整体优势并不大,用量很少,做调料用的还多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lutonga.com/lltxgls/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