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講老中醫治療痤瘡方
老和尚講:老中醫治療痤瘡方 人的臉容易出現痤瘡多發生於面部,是壹種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為青少年之常見病,往往遷延多年,反複發作。 處方:蒲公英15g,地丁15g,銀花10g,連翹10g,丹皮9g,丹慘15g,黃連6g,黃芩10g,黃柏10g,赤苓10g,赤芍10g,蟬衣6g,酒軍6?9g,生甘草3g。 方解:蒲公英、地丁、銀花、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黃芩瀉肺火於上,黃連瀉脾胃之熱於中,黃柏瀉腎火於下,三黃同用則三焦之火皆瀉而毒得解;赤苓、赤芍清熱利水消腫,活血化瘀;蟬衣質輕而祛臉部之風熱,並抗過敏而止癢;酒軍導滯通腑,引熱毒下行而排之;生甘草調和諸藥並解毒。 早期肺熱兼血熱者,可於本方酌加枇杷葉、桑白皮各15g;遇有月經色紫量少,多伍以通經藥益母草,經通則痤愈;陰虛內熱者,治以知柏地黃,亦有效。痤瘡局部切忌擠壓。平日常用溫水和嬰兒皂洗臉,因嬰兒皂性最平和。飲食切忌辛辣油膩,戒煙酒,應多吃蔬菜和水果。 患本病者,平日最好不要用化妝品,因化妝品種類繁多,所含成分良秀不齊,且商家常將其中某些成分祕而不宣,用後易產生過敏,治療更加棘手,對某些易致敏之因素,如瀝青、油漆等也應儘量遠避之。 服上方關鍵在於大便之性狀,務使糞質變軟或微塘,每日排解1?2次。酒軍之量視大便情況而定,已塘者或已排2次者,可隻用6g。 妊吐方:妊娠早期有輕微胃部不這屬正常現象。但嘔吐居烈則影響母子健康。 處方:醋牡蠣15(先煎),蘆根30g,雲伏苓15g,姜半夏12g,陳皮9g,竹茹9g,蘇葉3g,黃連1.5g,生薑9片。 方解:醋牡蠣入肝腎,潛陽而安心神;伏苓善安心神,和中健脾,開胃止嘔,並利腰臍間血而安胎;蘆根可清胃火而治嘔逆,可生津而防治嘔逆所致之煩渴;竹茹則清熱涼血,除煩止嘔,並能安胎;半夏能降逆止嘔。《別錄》謂其能墜胎,然以姜制之,且方中另有生薑9片則無慮。效法仲景小半夏湯意,更可放心,況《內經》雲「有故無殞,亦無殞也」。惟宜用時小心謹慎耳;陳皮用以理氣健脾而止嘔,伍以生薑本身開胃止嘔之作用,而取仲景橘皮湯治嘔噦。伏苓、陳皮、姜半夏、生薑伍用,取二陳湯治濕痰嘔逆之意,竹茹則開胃土之鬱而止嘔,涼血除煩而安胎;蘇葉理氣解鬱安胎,與陳皮伍用則安胎作用更增;黃連少許,效法張元素治熱鬱在中所致之煩躁惡心欲吐。 下乳方:乳血同源,產後氣血虧虛,則乳生無源。 處方:黃芪10?30g,當歸10g,天花粉9g,漏蘆9g,王不留行9g,穿山甲9g,小茴香3g,木通6g。食欲正常者可用豬蹄1?2隻,煎水取湯煎群藥,食欲欠佳者水煎服。 方解:黃芪補氣助乳汁排出。乳汁性屬水,氣行則水行;並助當歸生血,取東垣當歸補血湯之意;天花粉以生津增乳源,助乳汁排出;漏蘆泄熱解毒,助下乳;王不留行與穿山甲乃下乳必用之對藥。前人雲:「穿山甲王不留,產婦服了奶直流。」王不留行通血脈力強,因氣鬱所致之乳汁不下服之最佳。穿山甲穿透散血通酪之力極強,與王不留行伍用,取勇泉散乳如泉勇之意;木通清心火,安神除煩,宣通血脈而助下乳;小茴香少量,其性辛溫,反佐本方某些藥物寒涼之性;並使氣順而健脾開胃,保生化之源。總觀此方,標本兼顧,通補兼施,故可通用於各種情況所致之乳汁不下。 豬蹄性味甘鹹平,既有豐富之營養,本身又能補血通乳,以其煎水取湯煎上述群藥,相得益彰。 現今穿山甲為國家保護動物,藥源困難,可改用路路通10g,或者益母草12g。此藥有通酪利水之功,用之效果亦頗佳。 ——山野壹僧,娑婆壹經! 振海堂健康管理ZHTGYG法国敏柏宁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izhenc.com/lltxgls/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72018美国大学9大类专业毕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