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

莲子别名莲子肉、石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果实或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湖南(湘莲)、福建(建莲)、江苏(湖莲)、浙江等地。莲生长于水泽、池塘、湖沼之处,秋季8-9月间采割成熟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为莲子;10月间采收老熟的莲房,或拾取落于淤泥中之莲子,洗净晒干,为石莲子。莲的根、茎、花、叶、子皆可入药,古有“一门十进士”之说。

归经与功效:

莲子味甘性平,功善清心安神,补脾止泻,益肾涩精。

功效解析:

1.清心安神:莲子形似心脏,色棕红与心相应,其生长于水泽、池塘、湖沼之地,秋后采摘入药,得水寒秋凉之气较多;且凡子皆能下降,故具清润降泄之性。而心火之脏,以咸补之,以甘泻之,莲子味甘性清润降泄,所以能清心安神。

2.补脾止泻:莲子味甘气平,其性固涩,最适宜滑泄之家。其禀芳香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而入脾经。而脾土之脏,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莲子味甘补脾、性涩固泄,所以能补脾止泻。

3.益肾涩精:莲花开于夏季,莲子摘于秋末冬初,夏季应心,冬季应肾。其倒生根,由心走肾,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使肾水上潮于心,故能交水火而媾心肾,安上下君相火邪,使水火既济,平和而不妄动,从而益肾涩精。

炮制与用量:

割取莲房,取出果实;或收集坠入水中、沉于淤泥内之果实,洗净晒干,或砸碎去皮;或将莲子水煮后,切开去皮晒干。用量6-15g。

应用举例: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用于治疗脾虚夹湿之各种病症。方中君以参、苓、术、草为四君子汤之意,补脾以健运中州;臣以山药、莲子肉、炒扁豆、炒薏苡仁,以甘温淡渗取渗湿燥湿之功;佐以陈皮、砂仁理气温胃,化湿醒脾;使以桔梗,载药上行,宣畅肺气,开水之上源,同时炙甘草、大枣以补脾安神。全方合用,健脾兼能化湿。用量比例为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山药:莲子肉:炒薏苡仁:炒扁豆:陈皮:砂仁:桔梗=2:2:2:2:2:1:1:1:1:1:1。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心莲子饮:本方主治广泛,大致可分为三方面:一为心烦思虑、忧愁抑郁而致小便白浊或梦遗,或尿赤而淋沥涩痛。二为酒色过度而致上盛下虚,心火上炎,倍克肺金,表现为口舌干燥、夜卧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妇人带下赤白。三为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而致五心烦热。方中以人参、黄芪、炙甘草益气生津,收敛浮阳,地骨皮退肺肾之虚热,黄芩、麦冬清热于心肺上焦,茯苓、车前利湿于膀胱下部,中以石莲子清心火而交通心肾。用量比例为黄芩:麦冬:地骨皮:车前子:炙甘草:石莲子:茯苓:人参:黄芪=1:1:1:1:1:15:15:15:15。

3.《仁斋直指方》莲子六一汤:用于治疗心经热盛、小便混浊之证。方中以莲子直清心火,以甘草、灯心草导心经之热由小肠而出。二药相合,上清下达,使心火自平、小便自清。用量比例为莲子:甘草:灯心草=6:1:6。

4.《奇效良方》莲肉散:用于治疗小便白浊或梦遗之证。方中以莲子、益智仁、龙骨研为末,空腹用清米汤调服。三药相合,益肾涩精。用量比例为莲子:益智仁:龙骨=1:1:1。

5.《士材三书》莲肉糕: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的完谷不化、大便稀溏,以及心神不安、夜寐多梦之证。方中以莲肉、粳米、茯苓研为末,适量砂糖调和后,每服十分之一,以米汤送服。三药相合,补益脾胃,安神强志。用量比例为莲肉:粳米:茯苓=2:2:1。

专家介绍

张智龙博士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天津市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现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临床善于治疗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白细胞减少症及放化疗后副反应、面瘫、高血压病、冠心病、癫痫及妇科、儿科等多种内科病证。

出诊时间地点:

周日上午:天津市河西世泰中西医门诊部中医科六诊室

周日下午:医院三诊室

周二上午:天津市医院针灸科

周二下午:天津市医院特需门诊、儿科

天津市医院预约电话

免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lutonga.com/lltsltx/8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