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畅谈当下留学需要具备的能力当我们谈到留学所要具备的能力,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会是语言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这些在众多教育及留学出国类的文章当中,都曾有过各种层面的探讨。然而,在留学越来越司空见惯的今天,这些基本的能力要求是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可以达到,并且游刃有余的,在海外,留学生对生活和自我的探索正在发生变化,早已不仅仅是“拿高分,能毕业,能交到朋友,能找到工作”这些日常需求,中国留学已然进入到了3.0时代。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哪些能力和素养,是海外留学生应该去培养,从而使自己的综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呢?日前,上海交大昂立教育集团常务副总裁王晓波,接受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ICS《海外路路通》栏目组采访,针对“当下留学应具备哪些能力”等问题,畅谈了他的看法,并给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王晓波Roy昂立教育集团常务副总裁哈佛商学院校友上海市园丁奖得主留学素养笃信真诚的力量Q:演讲和辩论能力是申请海外留学的加分项,也是在海外留学时需要的一种经历,拥有演讲者身份的晓波老师,您觉得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坦诚来说,其实我不算是一个辩论高手,我认为我是个演讲者。我本人其实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但随着岁月的磨砺,讲课,以及分享,渐渐培养了演讲的能力,因此我认为演讲的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它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软实力,甚至它的重要性是我觉得被很多人忽略的,低估的。演讲是一个需要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表达形式,当你站在演讲台上时,就要站有站相,讲话时要有热情,你得有这个劲儿。它不仅是一个手法,包含了肢体语言、手势,它更是你对你讲的东西的笃信的程度。演讲时你是不是特别稳,你的语言里面有没有特别确定的东西,你眼里要有光,话里要有力量,态度要笃信真诚,这是我现在对演讲的一个认知。我觉得辩论是多回合的,它相较于演讲来说不确定性更大,因为你事先不知道对方会讲什么,它的复杂度可能更高一点。演讲要求的精读、深度、展现力、全面性相对于辩论来说可能是更高的。而辩论,对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思维方面可能要求会更高。Q:您有过很多高段位的演讲经历,比如在国内很有影响力的TED演讲。这些经历给您带来什么感悟?在我演讲的经历中,确实有一些演讲“段位”比较高的经历,比如和尼葛洛庞帝教授在北京学习力大会上的同台演讲,他是MITMediaLab(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那时候我们住同一个酒店,早上吃完饭我们都在大堂里做准备。他非常随性的披着一件毛衣在那儿摇晃手臂,看自己的演讲稿。我那时候有点走神,并不在想自己的演讲,我在想他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且有成就的人,而我正和他同台演讲,我会觉得不仅是骄傲,而且会觉得生命非常神奇,并且那一场我自己演讲也讲得蛮好的。这次同台演讲给我的启发和触动是,像尼葛洛庞帝教授这样的人,他所拥有的格局,他是心怀天下的,并且他总是在想怎样去帮到世界上更多的人怎样去学习。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不太知道什么叫学习,也不懂得学习这件事情也要学习。你的学习模型是什么,适合你的学习模型可能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很多人过去大部分时间学习的内容并不十分有效.......尼葛洛庞帝教授谈到的,比如成功和中间的方法论,以及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这些底层操作系统和思想都非常深刻地影响了我。TED的话我有过两次小小的经历,一次是TEDx,在华师大二附中,也是一次全英文的演讲。我觉得作为一个演讲者,用非母语去演讲是人生一个非常神奇的经历。另一次是今年我有幸被国家地理和TED合办的一个学术论坛邀请,在很多专家、出版社社长、英语教研员、学校校长面前做一个演讲,主题是Theessenceofteaching.虽然是班门弄斧,但我并不怯场,因为这些是我非常真实的东西。留学技能学会自我管理Q:您曾留学哈佛商学院,能否谈谈在哈佛商学院的经历给您感触最大的是什么,以及带给您的变化?于我而言感触最大的,我说一句很俗的话就是我很幸运,有时候一闭上眼我还能想到留学时的校舍、河岸、晨跑、然后两边学院的一些场景。我处在我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我就想我为何这么幸运。一定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所以会对有些事情更有敬畏心,你获得了很多,你要想办法交出去。所以我很俗的说一句,更多还是自己。留学带给我的变化,是在视野上、方法论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快速学习,陡峭学习曲线,自我管理等等,这些让自己再面对复杂度很高的人事上更笃定,会觉得自己至少是见识过一些的,会更笃定。Q:晓波老师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同身份,老师、青年总裁、演讲者,马拉松跑者等等,您怎样评价自己的“斜杠人生”,您觉得留学海外,如何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去承担不同身份角色,我认为是一种不甘于现状的表现,我觉得自己可以去尝试更多可能性。其实这个切换是可以很自然的,这些林林总总的角色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做什么事就把这件事老老实实做好,不要赋予它其他意义,乐在其中就很好。自我管理,首先我想谈一下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就是先做减法,时间管理本质上是生命管理、精力管理,你的时间精力去哪里了,培养自己的敏感度、专注度,这需要一些练习。在时间管理的操作之前,我还是想提醒的是,不论是留学还是日常生活,你首先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在我们去谈How之前要先去想Why。因为我觉得我有我的使命,我有要做的事,所以我需要把时间管理好,这一点要比你如何去做时间管理重要的多,因为操作层面的你很容易学到,它们有共性:诸如大块时间怎么用,碎片时间怎么用,如何持戒,哪些事情不要多碰,怎么样回短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lutonga.com/lltsltx/1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