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社区卫生服务浦东首个医联体集
周浦社区卫医院距离5公里,患者在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心超检查,不仅操作医生的动医院,动态的医院。“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心跳声!”已经“身经百战”的记者也不禁惊叹:静态的心脏影像实时传输早已不是新闻,动态的、包含心跳声一起传输的,这还是第一次。今年,浦东新区制定《关于全面提升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19”政策体系,全区4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置CT、心脏超声等检查“四件套”。硬件到位了,软件如何跟上?方案提出,完善影像、心电、检验等集约化共享中心。而这个“听得到心跳”的软件正是集约化共享中心的一道坎——医院率先跨过这道坎,意味着浦东首个医联体集约化共享中心闪亮登场。远程心超为什么难?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影像科医生胡亮华在自己的诊室里给患者唐女士做心超检查,5公里外,医院超声主任医师宋烨到达“医联体远程超声会诊中心”,会诊中心的屏幕上同步出现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超声画面,宋烨告诉记者:“除了我没有亲手做,这个屏幕跟患者就在我这里做的时候看见的画面一模一样,几乎没有任何延时,也没有任何数据丢失。”宋烨说:“心脏是一个不断跳动的球体,心超检查就是给这个跳动的球体‘画像’,更准确地说是心脏运动的‘动漫’,其图像是连续运动的。”医生做出诊断就靠“动漫”的准确性,即所有的结论都建立在标准化切面上。宋烨强调:“别忘了心脏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切面怎么做到正位即符合标准化,需要操作医生经过专业化的培训。”胡亮华告诉记者,心超设备到位后,“我已经跟着宋老师学习了很多次了,但是,独自操作还是很没有底气。有了这个远程平台后,宋老师就跟在我身边一样,不但可以跟我对话直接指导我,还可以直接在我这边的屏幕上标记需要我重新操作的地方。”平台上线10天,胡亮华已经在宋烨的远程指导下,“独立”完成了15例心超检查,她说:“点点滴滴,入脑入心,非常容易学会、弄懂。”宋烨表示,随着社区医生完成培训,能够真正独立操作,就不再需要专家实时指导了,她说:“我们只需要通过社区传来的静态图像,医院作出的诊断报告作出审核意见就可以了。”“高速公路”上来了一台“新车”“周浦通了就路路通,可复制可推广。”现场工程师介绍,医院-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间运行的“医联体远程超声会诊中心”目前在全上海都是走在前列的,就像造出了一台“新车”,首次证明在“高速公路”上运行良好,那“新车”就可以路路通了。工程师介绍,“心超远程会诊”这台“新车”,借助新区卫健委提早搭建的信息网——政务专网这条“高速公路”,既保证了充足的带宽、足够的速度,更保证了数据安全。会诊中医院,社区端则可以安装在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医联体集约化共享。医院副院长杨波说:“我们从年起,从心电起步,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影像、心电、检验等集约化共享中心。”截至目前,通过“互联网”技术,医院累计为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3万余例远程影像诊断以及8万余项远程检验项目,以数字化赋能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推进整合型、高品质、智慧化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服务引领区建设。张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lutonga.com/lltsltx/11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村村通户户通后,农村道路又迎来2大新建
- 下一篇文章: 探火追星从西昌到文昌,这群系工姐姐乘